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国家发改委《关于加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工作的通知》、《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实施意见?#32602;?#36195;府发[2006]24号)、《景德镇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节能工作的意见?#32602;ň案?#21457;〔2007〕17号)、《江西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办法》(试行)赣工信节能字[2011]378号等文件精神和要求,重点能耗企业实施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固定资产投资和技术改造项目必须按照要求进行节能评估和审查。对未进行节能审查或未通过节能审查的项目一律不得审批、核准,更不得开工建设。对擅自批准项目建设或不按照节能审查批复意见建设?#27169;?#35201;追究直接责任人的责任。触犯法律?#27169;?#35201;依法予?#28304;?#32602;,具体按照《江西省关于加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工作的通知》执行。
中国是一个煤?#21487;?#20135;大国,同时也是一个焦?#21487;?#20135;和出口大国。到2004年末,中国年产焦炭将达到1.8亿t,居世界首位。焦炭是高炉的重要原燃料,其生产技术?#21335;?#36827;程度、产?#20998;?#37327;的优劣,直接影响到高炉的经济技术指标和生产操作。干熄焦是炼焦工艺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它在改善焦炭质量、回收利用能源?#32422;?#20445;护环境?#30830;?#38754;有着传统湿熄焦无法比拟的优势。干熄焦主要工艺流程为红焦从干熄炉顶部装入,低温惰性气体从循环风机鼓入干熄炉冷却段红焦层内,吸收红焦显热,冷却后的焦炭从干熄炉底部排出,从干熄炉环形烟道出来的高温惰性气体流经干熄焦锅炉进行热交换,锅炉产生蒸汽,用于发电;主要耗能工序为惰性气体与红焦换热工序、惰性气体与锅炉换热工序、发电工序及其辅助生产工序。
焦炭是高能耗产?#32602;?#33021;耗约占产品成本的30%以上,能耗的高低直接影响焦炭的经济效益。随着电力、煤炭等能源价格的?#38505;牵?#28966;?#21487;?#20135;成本也在上升。同时,焦?#21487;?#20135;工艺技术及装备?#21335;?#36827;性是决定产品能耗高低的主要因素。焦炭行业节能管理评估主要针对工业设备和工艺水平进行评估,本项目主是要利用干法熄焦,高温惰性气体余热进行发电,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140t/h干熄焦本体(含配套锅炉)1 套,锅炉辅机室,干熄焦主控楼、环境除尘地面站、管道系?#22330;?#36816;焦系?#22330;?#38500;盐水站、电站、循环水泵站、制氮与空压站、牵车台及焦罐检修站、系?#24443;?#37197;电设施、自动化控制及仪表设施、通讯设施、消防设施、照明系?#22330;?#25490;水系?#22330;?#32508;合管网系?#22330;?#36947;路等;主要耗能设备为干熄槽本体、余热锅炉、抽凝式汽轮机、发电机等。
遵照省工信委《江西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办法?#32602;?#35797;行)赣工信节能字[2011]378号?#20998;?#25552;出年综合能源消耗3000吨标准煤的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该项目能耗超过3000吨标准煤,因此必须编制独立的节能评估报告书,进行工业系统设备和工艺水平的节能评估。
1 评估依据
1.1 节能评估报告编制目的
(1)评价项目是否符合国家、省、市有关节能法律、法规、规章和产业政策。
(2)评价项目主要工艺、技术、设备用能的合理性和先进性。
(3)评价项目用能量及用能?#20998;值?#21512;理性,核算项目能源经济指标并评价其合理性和先进性。
(4)为节能监察、监?#28966;?#29702;工作部门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
1.2 节能评估报告编制依据
1.2.1技术文件
《140t/h干熄焦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2.2 有关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2)《江西省实施〈节能法〉办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
(5)《江西省节约能源条例》
(6)《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
(7)《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实施意见?#32602;?#36195;府发[2006]24号)
(8)《景德镇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节能工作的意见?#32602;ň案?#21457;〔2007〕17号)
(9)《江西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办法》(试行)赣工信节能字[2011]378号
1.2.3 有关指导性文件
(1)《中国节能技术政策性纲要?#32602;?#22269;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2006])
(2)《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
(3)《关于固定资产投资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节能篇(章)”编制和评估规定》
(4)《节约用电管理办法》
(5)《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办法?#32602;?#21407;国家经贸委令第7号)
(6)《产品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32602;?#22269;家发改委第40号令)
(7)《部分工业行业淘汰落后生产工艺装备和产?#20998;?#23548;目录(2010年本)》(工产业[2010]第122号)
(8)《高耗能落后机电设备(产品)淘汰目录》(第一批)工节[2009]第67号
(9)《高耗能落后机电设备(产品)淘汰目录》(第二批)工节[2012]第14号
(10)《国家重点节能技术推广目录》(第一批)国发[2008] 36号
(11)《国家重点节能技术推广目录》(第二批)国发[2009] 24号
(12)《国家重点节能技术推广目录》(第三批)国发[2010] 33号
(13)《国家重点节能技术推广目录》(第四批)国发[2011]34号
(14)《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机电设备(产品)推荐目录》(第一批)工节[2009]第41号
(15)《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机电设备(产品)推荐目录》(第二批)工节[2010]第112号
(16)《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机电设备(产品)推荐目录》(第三批)工节[2011]第42号
(17)2011年国家节能?#34892;摹?#22266;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报告编制?#25913;稀?
1.2.4 国家行业标准、规范规程
(1)《设备热效率计算通则?#32602;?/span>GB/T2588-2000)
(2)《综合能耗计算通则?#32602;?/span>GB/T2589-2008)
(3)《评价企业合理用热技术导则?#32602;?/span>GB/T3486-1993)
(4)《评价企业合理用电技术导则?#32602;?/span>GB/T3485-1998)
(5)《节水型企业评价导则?#32602;?/span>GB/T7119-2006)
(6)《企业节能量计算方法?#32602;?/span>GB/T13234-1991)
(7)《工业企业能源管理导则?#32602;?/span>GB/T16614-1996)
(8)《企业能量平衡统计方法?#32602;?/span>GB/T17167-2006)
(9)《能源管理体系要求》GB/T 23331-2009
(10)《设备管道保温效果的测试评价?#32602;?/span>GB/T8174-1987)
(11)《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32602;?/span>GB17167-2006)
(12)?#24230;?#30456;异步电动机经济运行》(GB/T12497)
(13)《交流电气传动风机(泵类、空气压缩机)系统经济运行通则》(GB/T13466)
(14)?#24230;?#30456;配电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GB20052-2006
(15)《变压器空载损耗率限定值》GB19577-2004
(16)《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23454;?#32423;》GB12021.3-2004
(17)《通风机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GB19761-2005
(18)《清水离心泵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GB19762-2005
该项目产品按照以下国家、行业标准组织生产:
(19)《焦炭单位产品能源消?#21335;?#39069;标准》(GB 21342-2008)
(20)《中华人民共和国黑色金属行业标准—干熄焦节能技术规范》
(21)HG/T20679-1990《化工设备、管道外防腐设计规定》
(22)HG20557~20559-93《化工装置工艺系统工程设计规定》
(23)HG/T20570-95《化工装置工艺系统工程设计规定》
(24)HG20559-93《化工装置工艺系统工程设计规定》
(25)HG20546-92《化工装置设备布置设计规定》
(26)HG20549-1998《化工装置管道布置设计规定》
(27)HG20645-1998《化工装置管道机构设计规定》
(28)GB50316-2000《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范》
(29)HG/T20675-90《化工企业静电接地设计规程》
(30)HG20537-92《?#29575;?#20307;不锈钢焊接钢管选用规定》
(31)GB8175-87《设备及管道保温设计导则》
(32)HG20203-2000《化工机器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
(33)GB50211-2004《工业炉砌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34)GB50309-2007《工业炉砌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35)GB50231-2009《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
(36)GB/T3994-2005《粘土质隔热耐火砖》
1.3 节能评估报告编制内容
(1)项目是否符合有关节能法律、法规、规章和产业政策,是否选用国家和省已公布淘汰的用能设备及国家和省产业政策限制内的产业序列和规模容量或行业已公布限制(或停止)的工艺;
(2)项目用能条件、总量及用能?#20998;?#26159;否合理;
(3)项目能耗指标是否超过国家和地?#28966;?#23450;的最高限额,是否达到同行业国内或国际先进水平;
(4)项目是否符合国家、地方和行业节能设计规范、标准,主要工艺流程是否采用节能新技术;
(5)用能计量仪器配备情况等;
(6)单项节能工程项目(如热电联产、集中供热)和民用建筑能耗指标是否符合国家和地?#25509;?#38480;标准等。
2 项目概况
2.1 建设单位基本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