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污染源一期的经验和总结
1.1污染源调查一期的经验
***水污染源调查一期项目开展初期,各中标队伍对项目的理解不够充分,有的将项目理解成一次较为专业的市政管网摸查,有的却不能充分理解本项目的市政管网摸查、数字测量、数据处理的专业性和重要性,所以项目进?#30830;?#24120;缓慢,随着项目的?#25307;?#25512;进,相关专家和领导的指引,项目实施中的逐步领会,我们才发现水污染源调查不是一次较为单一的市政管网摸查,但也不能忽视市政管网摸查的专业性和技术性。而是应以城市污水治理为目?#27169;?#20197;污水治理设计为理念,充分结合市政管网摸查?#30446;?#25506;、数字测量以及数据处理的GIS等专业技术,一起为本项目建设服务,所以,对项目建设的充分理解,是一个项目建设的关键,通过水污染源调查一期的建设也为我们对二期项目建设的理解和解读积累?#21496;?#39564;。
***水污染源调查一期项目开?#36141;螅?#21508;中标队伍陆续进场作业,为配合项目的?#34892;?#24320;展,***污水治理有限责任公司(项目建设方)向***市政园林局申请了关于开展***水污染源调查的工作介绍信,但各作业队伍还时经常碰到?#34892;?#35843;查单位的不配合,但我们不能就此放弃或搁置,这样势必会影响项目进度和质量,应想一切办法解决它,如?#20309;?#26631;段沥滘片区,就因中山大学不予配合,其学校点地面积较大,学校内部市政管网错综复杂,必须进场作业,进行多方沟通,?#19994;?#20851;键人物:大学管后勤的处长,他们要求***市政园林局针对学校再发一个专函,作业队伍立即将此事电话请示了***污水治理办公?#19994;?#21556;博土,在其帮助下,第二天就解决了此事,后来部分作业单位也效仿这种项目协调,进一?#25945;?#39640;了项目协调成功率,所以说:项目协调能力是影响项目进度的关键,特别是这种程序化、涉及面广的项目建设,其项目协调能力显得尤为重要。项目协调如何有力化、要走哪些关键的程序等是协调时要思考的主要问题。
***是国内首个开展水污染调查项目的城市,无经验可循。***水污染源调查一期项目开展一?#38382;?#38388;后,各中标作业队伍已进场作业一?#38382;?#38388;,但迟迟交不出初步作业成果,项目建设方非常着急项目进度,经多方调查发现,除各作业单位对项目的理解不够充分外,有部分作业单位的专业调查作业经验不?#29615;?#23500;,项目建设方立即组织各作业队伍相互交流、沟通、学习,形成一套从外业数据调查、数字测绘采集、内业数据处理至后期数据整理与入库的一体化、专业化、程序化的作业模式。
***水污染源调查一期项目实施后期,各?#20540;?#26597;成果数据如期而至,其数据或信息种类烦琐,且各标?#38382;?#25454;或信息都是海量?#27169;?#25152;以对这批数据的处理与检查我们采用程序为主,手工为辅的作业方式,从而?#27807;?#25104;果数据更加规范、完整、可靠,如下图1-1:
图1-1 计算机程序进行数据处理与查错
在一期工程启动之起,制定一系列的技术规程、数据标准及验收规程等,通过***水污染源调查一期工程的实施,我们进行一步完善、验证了技术规程、数据标准及验收规程等,为项目二期工程的良好开展打好了基础。
1.2 水污染源调查一期的教训与总结
***水污染源调查一期项目开展初期,各中标队伍对项目的理解不够充分,有的将项目理解成一次较为专业的市政管网摸查,有的却不能充分理解本项目的市政管网摸查、数字测量、数据处理的专业性和重要性,导致项目进?#30830;?#24120;缓慢,所以,在二期或三期项目建设时各单位应对项目建设目的与内容进行充分的解读。
***是国内首个开展水污染调查项目的城市,无经验可循。一期工作无论是组织方法、调查方法、数据处理等方面?#21363;?#22312;一定的问题。特别是项目前期工作存在大量不足:
1、项目建设目的、目标、预计项目成果不明确;
2、水污染源调查一期技术规程、数据标准及验收规程等不规范、不完整、定稿太迟,且在一期项目实施过程中经常变动;
3、水污染源调查一期项目监理单位招标、进场太迟。
部分作业单位在一期调查工程的实施过程中作业模式不好,存在缺陷,如?#27827;行?#20316;业单位将污染源调查与管网摸查分开实施或作业,这样导致水污染源调查与管网摸查在工序上脱离,影响项目成果质量;所以。二期工程中必须做到水污染源与管网同时调查,且务必弄清污染源的去向。
二、工程概况
2.1 项目综述
***水污染源调查项目,是以ARCGIS地理信息系统为?#25945;ǎ?#21033;用?#25191;?#21208;探和测绘技术实施的。为了与***园林局“数字市政”进行数据共享,本项目采用***城建坐标系,***城建高程系。本项目包括排水户(水污染源)和排水管网的调查,是集测绘、勘探、调查、内业成图、数据入库和动态更新、信息系统开发的系统工程,将?#34892;?#22320;提高工作效率,解决海量数据的集中存储问题,提高数据的利用率,为快速查询、指导工程实施和运行管理提供基础资料。
1.建立全市排水地理信息管理系?#24120;?#23545;数据进行动态管理,使全市的排水系统管理实现规范化、标准化。同时实行动态管理机制,加强数据的管理维护,不?#31995;?#25552;升数据的价值,为数字市政提供准确的排水管网基础数据;
2.摸清全市范围内的污染源情况,包括排水量、排污浓度和排放去向,为污水处理系统收集管网完善提供最新的基础资料;
3.收集现有市排水处和区排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排水许可管理信息,为今后实现排水行业监督管理,保障排水安全运行创造条件。
利用工作底?#32423;?#25490;水户(水污染源)和排水管网进行调查,对底图?#31995;?#31649;线位置进行校核,对底图上没有的管线及排水设施进行摸查。
排水户(水污染源)调查:用水单位(工业、生活小区、医疗、畜禽等养殖业、生活小区)的位置、排污口,污水去向,用水量,排水量,排水性?#23454;齲?
排水管调查:雨水管线、污水管线、雨污合流管线及其附属物(窨井、变径、拍门、排污口、弯头等)。
具体内容包括:
1.测区内的市政排水管线(方沟≥150mm×150mm,内径≥150mm)探测以及排水管线经过的道?#20223;?#38754;(只限于路面)的地形图修测;
2.独立的自然村(?#29992;?#28857;)排放口以及与河涌、排水管线连接的排水管道;
3.河涌两岸的截污管道以及它们连接的排水管线(方沟≥150mm×150mm,内径≥150mm);
4.工业、医疗单位、第三产业、禽畜养殖业、生活小区等的排放口和与市政排水管网连接的排水管道(方沟≥150mm×150mm,内径≥150mm),并对排水户在图上进行标注;
5.调查内容参见:《茅台酒厂排水管道探测项目项目数据标准》。
为便于?#38498;?#30340;数据维护和更新,各区?#30446;?#21046;点必须在竣工验收后作为提交成果提交给业主。
承包单位须每周一次提交上一周?#30446;?#23519;数据,每月上报一次调查进度报表。
2.2 二期项目介绍
范围:花都区、番禺区、从化市和增城市,总面积约5350km2;
2.2.2.1花都
花都区(原花县)1960年4月划为***属县。1993年6月18日,经国家批准,撤县设市,定名为"花都",由省人民政府委托***代管。2000年5月21日又经国家批准撤市设区,成为***花都区。下辖新华、花山、花东、赤坭、炭步、狮岭、北兴、芙蓉、梯面、花侨和雅瑶十一个镇, 总面积96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72万, 另有华侨、海外华人和港澳同胞近30万人。
花都山青水碧、风景秀丽,拥有梯面综?#19979;?#28216;区、芙蓉度假村、九龙潭水上世界等自然景区以及洪秀全纪念馆、洪秀全?#31034;印?#30424;古王庙、 资政大夫祠、圆玄道观等多个景点。
一、基础设施
花都的交通运输环境和条件?#29031;?/span>, 区内公路通?#36947;?#31243;达727公里, 构成内接外联的高等级公路网络。年吞吐能力为8万标准箱和85万吨散货的花都港、105、106、107国道、京珠高速公路以及计划 2003年?#24230;?#20351;用的***新?#33258;?#22269;际机场构成了一个水、陆、空立体交通网。
二、经济
花都区实施快速健康发展战略,以经济建设为?#34892;模?#31215;极招商引资,大力发?#26500;?#19994;,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推进农业产业化,提高城镇建设管理水平,经济规模和经济质量逐?#25945;?#39640;,成功举办了两届中国(狮岭)皮革皮具节,狮岭被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皮革工业协会授予"中国皮具之都"称号,花都区获得"中国花?#23616;?#20065;"称号。
花都工业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实施?#25918;?#25112;略,风神汽车、狮岭皮革、粤花水泥、花都陶瓷、?#25351;呤称貳?#39134;达音响、大阳摩托等一批拳头产?#28902;?#38144;全国。工业经济整体实力和素?#23454;玫教?#39640;,企业规模日益扩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并向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产业的方向发展。2002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97.44亿元,工业总产值419.01亿元,工业产值达361.49亿元。
花都农村经济?#20013;?#21457;展,已逐步从传统农业向?#25191;?#21270;、商品化、专业化、社会化的农业方向转变, 农业布?#20540;?#21040;合理调整,农、林、牧、副、渔业协调发展。花都大力推行集约化和规模化经营, 积极发展高质、高产、高效的"三高"农业, 建立了一批商品粮、无公害蔬菜、水果、花卉、水产、禽畜等生产基地, 已成为广东著名的"稻田"、"菜地"和"花乡"。2002年花都的农业总产值为 30.1 亿元。依托***新国际机场、铁路集装箱结点站和***--花都轻轨铁路等大型工程,花都的?#25191;ⅰ?#36135;运、商贸物流、旅游和餐饮配送等服务产业正蓬勃发展。
以"山、水、田园为伴",?#38750;?#39640;层次居住环境的生活社区正在花?#24613;?#37096;崛起。花都山前旅游大道从西到东已有碧桂园、南航碧花园、金碧御水山庄、芙蓉山庄、芙蓉花园、云梯花园、泰湖山庄等19家大型楼盘,这里已成为***房地产投?#23454;?#26032;热点。
三、城市?#25191;?#21270;
花?#21450;?#29031;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的要求,加快了城镇?#25191;?#21270;建设步伐。建成了山前大道、迎宾大道、体育?#34892;摹?#26032;世纪广场、花都广场、人民公园、东部水厂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和市政工程,初步形成以体育?#34892;?#20026;主体的"体育悠闲区"、以新世纪广场为?#34892;?#30340;"商业贸易区"、以花都广场为标志的"政治文化?#34892;?#21306;"?#28909;?#22823;功能区。荣获广东省卫生城市"和"第三?#31283;?#22269;城市环境综?#38505;?#27835;优秀城市"称号。
四、发展目标和前景
花都全面实施"工业强区"、"科教兴区"、"外向带动"、"可?#20013;?#21457;展"四大战略,依托***?#34892;?#22478;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抓住历史机遇,大力推进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和国际化,花都将建设成为***最具活力和影响力的大都会强区,成为以汽车、皮革皮具为支柱的***重要的制造业基地,以"空港"、铁路为主导?#21335;执?#29289;流运输?#34892;模?#20197;"都市农业"为方向的"三高"农业基地,以"青山、碧水、蓝天、绿地"为特色的"花之都",?#22815;?#37117;成为经济繁荣、环境优美、人民富裕、社会文明、?#23460;?#21019;业发?#36141;?#29983;活居住?#21335;执?#21270;新城区。
2.2.2.2番禺
图2-1 番禺?#34892;?#25919;区域分布图
一、社会概况
1、地理位置
***番禺区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中部河网地带,在北纬 22°26′~23°05′、东经 113°14′~113°42′之间,总面积约 800km2。东隔狮子洋与东莞市相望;西及西南以陈 村水道和洪奇沥为界,与佛山市南海区、?#36710;?#21306;、中山市相邻;?#22791;?#27813;滘水道,与*** 海珠区相接;南临***南沙区。区人民政府设于市桥街。
番禺水陆交通四通八达,成为沟通珠江三角 洲东西两岸和连接***、深圳、珠海等大中城 市的重要交通枢纽。20 多年来交通建设,使地 处珠江三角洲中部、穗港澳三角?#34892;?#30340;番禺, 其地理区位优势逐?#36739;?#29616;出来,为番禺经济腾飞奠定了良好基础。
2、历?#36153;?#38761;
番禺区历年来经过了多次的行政调整,1921 年 2 月 15 日***政厅正式成立,番禺县署于 1933 年从***城内迁至禺南新造,1945 年迁至市桥。1958 年 1 月,划禺东、禺北 为***郊区。同年12月,番禺与?#36710;?#21512;并为番顺县,半年后,?#25351;戳较?#24314;置,并将中?#36739;?#23646;的大岗、万顷?#22330;?#21335;?#22330;⒒聘?#31561;地划属番禺。1992 年 5 月 20 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番禺县设立番禺市(省?#36739;?#32423;市,***代管)。2000 年5月 21日,国务院同意广东省 撤销番禺市设立***番禺区。7 月10日,番禺举行撤市设区挂牌仪式。此后,又于 2002的南沙街道和万顷沙镇、横沥镇、?#32856;?#38215;,灵山镇的庙南村、七一村和庙青村的部分区域,东涌镇的庆盛村、沙公堡村、石牌村的各一部分区域划归南沙区管辖。
3、人口发展
2003 年,番禺区(扣除行政区划调整后的南沙区各地)总人口 82.82 万人,比上年增加 1.44 万人。全年人口出生率 10.40‰,比上年上升 0.46 个千分点;死亡率 5.16‰,比上 年上升 0.08 个千分点;自然增长率 5.24‰,比上年上升 0.38 个千分点。
4、社会经济
根据《***番禺区国民经济统计资料》(2003 年),番禺区生产总值 425.54 亿元,按可比价格算比上年(下同)增长15.6%,其中第一产业 29.51 亿元,增长 5.1%;第二产业 232.93亿元,增长 20.1%,其中工业增加值 209.72 亿元,增长 19.8%;第三产业 163.10 亿元,增长 11.5%。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 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区生产总值的比例为 7.0:54.7:38.3。
表2-1各镇 2003 年生产总值?#23433;?#19994;结构统计表(单位?#21644;?#20803;)
镇(街、区) |
生产总值 |
第一 产业 |
第二 产业 |
其中: 工业 |
第三产业 |
市桥街 |
265635 |
0 |
118888 |
28073 |
146747 |
沙?#26041;?/span> |
100234 |
1816 |
59192 |
57259 |
39226 |
东?#26041;?/span> |
108494 |
830 |
87626 |
86750 |
20038 |
桥南街 |
11984 |
34 |
3608 |
3567 |
8342 |
沙湾镇 |
287730 |
23606 |
202760 |
195374 |
61364 |
钟村镇 |
332193 |
1796l |
257024 |
252868 |
57208 |
石碁镇 |
271317 |
15382 |
179889 |
175518 |
76046 |
大石镇 |
387600 |
14366 |
194745 |
182587 |
178489 |
南村镇 |
155654 |
5126 |
99684 |
92148 |
50844 |
新造镇 |
75113 |
10320 |
32058 |
21070 |
32735 |
化龙镇 |
78936 |
16604 |
48016 |
45210 |
14316 |
石楼镇 |
216230 |
28887 |
134928 |
132261 |
52415 |
东涌镇 |
123497 |
11198 |
83453 |
81000 |
28846 |
鱼窝头镇 |
78404 |
24828 |
39823 |
36463 |